无弹窗播放亚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青草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40多年長情相守 “標準牌”不離左右

發(fā)布于:2016-02-02 04:26:30 - 查看:5466次

      西安三兆村的街頭, 68歲的老裁縫石清霞,守著她用了40多年的縫紉機,縫補衣服、修換拉鏈,用自己辛勤的雙手經營著幸福的生活。老街道、老人、老縫紉機,如同一幀幀泛著歲月光澤的老照片,在悠悠的時光流逝中,恬靜、安然。

      陜西新聞網的這則消息,在寒意料峭的歲末年初,一如窗隙間透過的陽光,瞬間就暖了人心。那臺與石清霞老人相守了40多年的“標準牌”縫紉機,靜默而又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責任。機頭上依舊完好的貼花,訴說著在漫長歲月中主人的愛惜與珍重。
      杭州閑林鎮(zhèn)朱老伯家中那臺被稱為“老虎”的機器,30多年風雨相守;西安市61歲退休工人高全和,通過《華商報》尋找47年前丟了的那臺“標準牌”縫紉機;惠州真維斯大進制衣廠,逾20年依舊不忍舍棄的GC6-1;南非服裝生產商Nelson向《第一財經》直言“喜歡‘標準牌’的產品,喜歡‘標準’的服務”……不經意間,這樣溫馨的畫面時不時出現在標準人的身邊。
      在歲月的印記中,與產品相關的部分,總與品質和信譽有著割舍不開的聯系。1946年誕生的“標準牌”,已然走進70歲的光陰,如同一位睿智長者,把關于品質、關于信譽的特質,深深地沉淀在血脈之中,也沉淀在新老客戶的心里,融入眾多家庭的現實和夢想之中。
      似乎是兒時母親的雙手,珍而重之地將柔軟的布條纏裹上家中那臺“標準牌”縫紉機的手輪,似乎是噠噠輕響中那件即將成型的過年新裝……許多中年人的心中,都留存著這樣的記憶,溫馨而又甜蜜。
      不知還有多少這樣的故事,在街頭巷尾的轉角處,像石清霞老人和她的老縫紉機一樣,和我們不期而遇,踏著歲月的痕跡訴說感動。我們也期待著與大家再次分享那些醇厚而綿長的故事。
      陜西新聞網報道稿

 68歲老裁縫和她的老縫紉機

      西部網訊(記者魏永賢)西安三兆村街頭,68歲老裁縫石清霞和她的老縫紉機被一個觀賞魚攤和一個菜攤圍在墻邊,石清霞天天都在這墻邊給人縫補衣服、裁褲邊、換拉鏈、修鞋,每天早九點出攤一直堅守到下午五六點。
      一名小伙送來一件棉衣,棉衣帽子和領子結合的拉鏈壞了要換一根新拉鏈,換這根拉鏈相當麻煩,石清霞幾乎把棉衣、帽子里里外外都拆開了,花了整整一個小時才把新拉鏈縫好,石清霞只收了7元錢。在城中村街頭給人縫縫補補、裁褲邊、換拉鏈每單活也就收兩三元,麻煩一些的不到10元,一天也就掙三五十元。兒女們都不讓她干,石清霞覺得閑著心里慌木亂,出來多多少少掙點,夠老兩口花了,不用再要兒女負擔。
      石清霞是西安陸家寨人,陸家寨實施城中村改造,家里的房子拆了,她和老伴就到三兆村租房。石清霞的老家在陜北佳縣,18歲那年隨村里的人出來,嫁到西安陸家寨。3個孩子小時候穿的衣服、鞋都是她做的,誰家要縫縫補補也都找她,那個年代也不興收錢,都是免費為鄰居服務。十幾年前,石清霞把她的老縫紉機搬到了街頭開始有償服務,那臺老縫紉機已陪伴石清霞40多年。

這臺“標準牌”縫紉機已陪伴石清霞40多年。

 花了整整一個小時才把一件棉衣帽子和領子結合的拉鏈換好,石清霞只收了7元錢。記者用鏡頭記錄了換拉鏈的過程。